病理学切片操作规范
2021-07-19
病理学切片操作规范
制作病损组织或器官的病理切片,在制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处理,并用埋藏方法对其进行处理,使之硬化,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,粘附于玻片上,染以各种颜色,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,作出病理诊断。
病理学切片操作规范
1、巨检结束后点清块数,记录签收。
2、组织包埋完成后进行蜡块数量的清点。
3、大标本的固定时间不少于6小时,小标本不少于3小时。
4、固定液必须及时更换,固定后必须用清水冲洗。
5、脱水温度不能超过37℃。
6、包埋的石蜡必须经过过滤。
7、试剂必须及时更换。
8、刀片一定要锋利,用力均匀,切片厚度3—5微米。整片无污染,无褶皱。
9、小活检组织切片,如胃镜、穿刺等,必须做连续切片,数量不少于8片。
10、组织片贴附,玻片中央应放在去除标签位置后。
11、封固前必须经酒精完全脱水,二甲苯透明,湿封。
12、封口时不能有气泡,不能有胶皮溢出。
13、标签必须贴在玻片的左边,并且有清晰的编号标记。
14、取材后的制片工作一般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。
15、切片完成后送到医生时,必须按照记录面对面进行计数。
上一篇:有几种生物标本处理方法。...
下一篇:怎样阅读病理切片?